一、
招生背景
(一)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非手术类项目占比不断提高,行业对具备医学背景、掌握专业技术并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加强行业监管,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明确要求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资质并完成规范化培训。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医疗安全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合规机构及专业团队。为此,我校开设医疗美容技术微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政策要求、满足市场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就业背景
医疗美容技术微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包括医疗美容机构护理岗、医美咨询师,以及医美产品与设备企业的培训师等岗位。行业薪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相关统计,具备医疗背景的医美护理人员平均月薪显著高于普通临床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从业人员可逐步成长为轻医美护理专家、管理骨干或教育培训人才。随着“轻医美”市场持续扩大,医美护理师等新兴岗位不断涌现,本微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明朗。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医疗美容专科护理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坚持“医学基础+美容技术+护理实践”的培养理念,学生将掌握皮肤美容基础、光电美容、中医美容及医学人体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临床支持能力与循证护理思维、良好的医患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兼顾医疗安全与行业规范。能够在医疗美容机构、综合医院皮肤美容科室等领域,从事医美护理师、皮肤管理师、光电操作助理等工作。
具体要求:
1. 扎实的护理学专业基础:申请者须为护理学专业高年级在校生,已系统完成基础医学及临床护理课程学习,掌握无菌操作、患者评估、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核心技能,为医疗美容安全实践奠定必要基础。
2. 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学生应对医疗美容行业有基本认知与浓厚兴趣,具备在医美领域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职业发展意向,并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提升相关技能。
3. 良好的沟通与学习能力:鉴于医美服务强调医患沟通与团队协作,要求申请者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及持续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适应跨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更新。
三、招生要求
1. 招生类别:微专业
2. 面向专业:仅面向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的高年级在校生(含三二分段制段)。
3. 修业年限:1年。
4. 招生数量:30人,25人以上开班。
四、报名条件
要求学生对医疗美容领域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钻研精神,能够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遵守微专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五、课程设置
上课学期 |
课程名称 (学分) |
课程介绍 |
授课 方式 |
2025-2026-01 |
皮肤美容基础 (3学分) |
本课程是医疗美容技术的理论基石,重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皮肤医学认知能力。课程系统讲解皮肤解剖结构、屏障功能及老化机制,结合临床案例解析常见损容性皮肤问题的治疗原则及护理原则,为后续技术课程奠定医学判断基础。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2025-2026-01 |
医学人体美学 (2学分) |
本课程主要教授面部美学标准、容貌评估与形象设计,旨在培养基于数据的美学设计思维及护理方案设计能力。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2025-2026-01 |
美容外科基本知识 (2学分) |
本课程是医疗美容技术微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护理人员对美容外科手术的认知与护理能力。课程涵盖美容外科手术原理、围手术期护理规范、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等关键内容,重点训练术后伤口管理、紧急情况应对等实操技能。为学生在医疗美容机构从事手术相关护理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2025-2026-02 |
美容护肤技术 (2学分) |
本课程作为核心技能课程,聚焦医学美容场景下的标准化护肤操作。课程涵盖面部皮肤护理、常见美容仪器应用术,突出非侵入性操作的特点。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2025-2026-02 |
中医美容实用技术 (3学分) |
本课程发挥中医药在医美领域的独特优势,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重点教授经络穴位按摩技术、辨证施护的中药面膜配制、火针、放血、穴位埋线减肥等极具中医优势的特色项目,拓展特色护理路径。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2025-2026-02 |
光电美容技术 (3学分) |
本课程聚焦非侵入式医美技术的护理配合,课程详解激光、射频、超声、化学焕肤、中胚层疗法等技术及设备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结合行业规范,助力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精准配合医生,做好皮肤光电治疗及养护工作。 |
周末或晚上;线上线下混合 |
六、报名与遴选方式
1.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1日至9月20日,逾期不再受理。
2. 报名方式:学生请提交个人简历(包括姓名、证件照、身高、所在学院、专业、年级、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对微专业的认识等)、教务系统导出的成绩单、专业成绩排名(含综合测评),发送至邮箱568408070@qq.com。
3. 遴选原则:优先录取已有护理学专业基础的学生。同等条件下,已参加学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或在健康科普和服务类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先考虑。由于专业特殊性,本微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人群。
4. 遴选流程:报名结束后,若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将由微专业教学团队对报名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并在学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杨 笑
电话:13306912801
办公室地址:图书馆501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