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5日,我校“筑梦健康”实践队怀揣着热忱与担当,奔赴福安,开启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7名青春洋溢的实践队成员深入福安大地,紧密贴近群众,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以实际行动为福安的健康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探寻上岸历程,汲取奋进力量
6月21日,实践队抵达下岐村。队员们走进连家船民上岸主题展馆,馆内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到连家船民从漂泊不定到定居安家的艰辛历程。那一段段饱含血泪与希望的历史,不仅是连家船民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时代发展进程中乡村变迁的缩影。

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了解连家船民的上岸故事
在渔民广场,眼前一片繁荣景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处处彰显着乡村发展的活力。在这里,队员们与老党员深入交流。老党员们回忆起往昔岁月,感慨万千,他们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连家船民的生活如何从困苦走向富足,乡村如何从落后迈向繁荣。队员们从老党员的经历中,深切认识到党的领导是连家船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乡村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奋斗精神,明确自身在乡村发展中可以担当的角色,以青春之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让乡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实践队员在渔民广场合影纪念
品味古居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6月22日,实践队走进楼下村。队员们漫步于古居之间,传统建筑独特的韵味扑面而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些居所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实践队员走进楼下村走进历史的记忆
参观根雕艺术馆时,队员们被民间技艺的精湛与匠人的匠心独运深深折服。那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结晶,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不仅让队员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激发了他们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刘解放向队员们介绍根雕艺术品
随后,实践队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并参观了闽东苏区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队员们聆听革命事迹、观看历史资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深刻感悟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一系列活动,促使队员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精神融入青春奋斗之中,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推动了历史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了坚实的根基,让红色文化在乡村大地绽放出新的光彩。

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红色革命事迹
关爱特殊群体,守护健康成长
6月23日,实践队来到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活动伊始,健康学院党委书记龚海蓉为师生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健康急救讲座。她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还借助假人模型进行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大家掌握按压部位、力度和频率等关键步骤,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龚海蓉讲解如何正确操作心肺复苏
与此同时,实践队的其他成员同步开展了少儿体能训练、健康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每一次的体能训练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次的急救知识学习都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每一堂健康讲堂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践队员们用耐心和爱心,助力特殊儿童增强体质、提升应急能力、养成健康习惯,切实践行了健康关怀使命。这不仅是对特殊儿童个体的关爱,更是对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坚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水样采集检测行,守护乡村碧水清
实践队前往富春公园开展“河小禹”活动,采集并检测水样、宣传环保知识。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更多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繁荣,更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健康的保障,三者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此次活动推动了健康关爱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践队员进行“河小禹” 活动
情暖养老院,科普进校园
6月24日,实践队走进田福养老院,开展营养宣教、急救培训、防诈宣传以及健康调研等一系列活动。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与生活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实践队员们全方位关爱老人,向他们传递社会温情,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能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实践队员在田福养老院开展健康宣教
实践队先来到畲族文化中心参观,队伍中一位畲族队员特意换上了本民族的传统服饰:黑色的衣料上点缀着鲜亮的彩色刺绣,或是灵动的花鸟图案,或是寓意吉祥的传统纹样,在馆内柔和的光线中显得格外雅致。作为畲族儿女,她看着馆内陈列的畲族文物、图文资料时,眼中满是亲切与认同,静静驻足的身影与周围的文化展品相映,仿佛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生动缩影,也为之后走进民族中学,与各族学生交流埋下了共鸣的伏笔。

畲族实践队员领略畲族文化中心风采
实践队来到宁德市民族中学,为同学们开展心理健康讲堂、畲族文化宣讲并普及防艾知识。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健康讲堂助力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畲族文化宣讲中,队员们结合参观见闻与民族文化内涵,讲述畲族的历史传承与民俗风情,而那位身着民族服饰队员的亲身参与,本身就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鲜活诠释,带动各民族学生在交流中增进理解与认同,让民族团结的暖流在校园里静静流淌;防艾知识的普及则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实践队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群体的关怀与知识科普,更以文化为桥促进了民族间的相知相融,为乡村人才培育和文化传承添砖加瓦。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文化的传承正是乡村发展的灵魂。

实践队员与民族中学同学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筑梦健康”实践队难忘的成长之旅。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把专业知识用于实际,为乡村群众带来健康温暖。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意义与使命,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投身实践,将个人的成长与乡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