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卫生报 2025年10月15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2ScYFDM_VuSAfww8SERTw
新福建 2025年10月16日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393/3627484.html?isView=true
某天晚上8点50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急诊科的电话突然响起,
话筒里福建省急救中心的指令
带着急促:
“医院附近某酒店,
一名七旬老人突发心跳、
呼吸骤停,
速派团队接应!”
放下电话,值班医生陈越立刻和团队出发。5分钟后,救护车抵达酒店大堂,一位家属半跪在地,正以均匀的速度为老人做胸外按压。
急救团队迅速接力:一名医护人员接过按压操作,并开展除颤,多轮抢救后,监护仪上终于出现微弱的自主心率。
9点22分,老人被火速送进福建协和医院抢救室。检查显示其为下壁心梗,团队当即简化流程,用CT排除脑出血后直接送导管室 ——1小时后,血管成功开通,老人脱离生命危险。
“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里,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下降7%至10%。要是没有家属第一时间的胸外按压,老人恐怕救不回来。” 事后复盘时,陈越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这一幕,正是福建将应急救护纳入 “健康福建” 建设核心内容、推动 “救在身边” 落地的生动缩影 —— 如今在八闽大地,医护人员筑牢专业防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 “生命灯塔” 遍布城乡,急救技能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人能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
医护强基+AED联网:夯实急救防线
急救的底气,始于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在福建,多家医院早已将院前急救技能纳入医护人员的 “必修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是将心肺复苏及AED操作技能纳入初级职称医师考核核心内容,从源头确保 “人人会急救、人人能应急”。
“院前急救是生命防线的第一道关口,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操作精度,直接决定着救援的成功率。”福建协和医院急诊内科支部书记罗育坤说。作为医院诊疗的 “先锋堡垒”,急诊内科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罗育坤带领32名党员组建急救培训专班,通过 “制度化学习+实战化练兵” 双轨模式提升能力。
这支团队不仅守好医院 “大门”,更主动走出院区扩大培训覆盖面:深入社区广场搭起 “急救课堂”,让居民亲手操作模拟人练习心肺复苏;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推送急救科普视频;针对空乘、学生、企业员工等不同群体定制课程。近一年来,急诊内科已面向公众开展了45期急救技能公益培训,让专业急救知识触达更多人。
安全感还体现在身边随处可见的AED设备上。2022年起,省卫健委联合红十字会加强公众场所AED安装,并配套开发“福建AED电子地图”,实现设备位置实时查询和急救资源精准调度。
全省公安基层所队2000多台AED实现 “全覆盖”;福州地铁每座站点、全省4A级以上景区(今年将延伸至3A级)、铁路客运站,都能看到醒目的AED标识。
截至目前,全省已布设AED超6000台。今年,全省财政计划投入4000万元,再添1000台 “救命神器”,让 “10分钟急救圈” 从蓝图变成现实。
技能赋能普通人:人人都是 “急救员”
在福建,应急救护工作已纳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指标、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容、重大赛事服务保障体系、职工技能竞赛内容等,普及范围持续拓宽。
“左手托颈,右手按额,保持气道通畅……” 新学期伊始,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命体验学堂里,一批新生围着模拟人练习心肺复苏。
这处560平方米的空间,涵盖生命体验区、实操训练区,每年要接待30余场红十字主题活动。作为首批福建省红十字示范高校,该校8000余名红十字会员中,超九成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还常组队进社区、中小学教授居民如何包扎和应对异物卡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学习急救技能
该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张静雯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每年军训期间,面向对全体新生,都会开展急救讲座培训,以及两学时的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的实操课程。鼓励新生报名参加红十字救护员证的培训,并且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红十字急救知识技能大赛”。
急救技能不仅走进校园,更扎根在各行各业。今年夏天,厦门思明区街头一名外卖骑手被撞倒地,同行小庄火速赶到:确认无脊椎损伤后,他用冰矿泉水敷在受伤骑手的肿胀处,一边安抚伤者一边联系120——这套 “专业操作”,源自思明区总工会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的急救培训。
据了解,像小庄这样参加培训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仅思明区就有数百人。今年,思明区总工会联合厦门市红十字会开展了4场系统化的应急救护培训,并举办全市首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急救护技能竞赛,让骑手们在模拟场景中掌握“黄金救援4分钟”技能。
省红十字会的创新培训模式让学习更便捷:2019年上线的 “人人急救” 平台, 2022年升级的 “红博云” 平台,实现 “线上学理论+线下练实操”。2022年以来,全省已培训救护员70万多人次,今年还将再培训10万人次,让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走在福建的街头巷尾,AED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社区广场上,红十字志愿者教老人用急救包的场景时常可见;校园里,急救技能大赛成为热门活动 —— 这张由设备、技能、爱心织就的 “生命守护网”,正让更多人在需要时,能握住希望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