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近本月的“心”话题栏目,本栏目将每月筛选出近期社会热点事件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讨论。栏目内容分为三个环节:社会热点事件概述、心理知识科普、知行合一,通过三个讨论环节的层层深入,旨在同学们能够从中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接纳自己,理解自己。
本期栏目为大家带来的社会热点事件是:情绪消费成为网络新热点,背后的童年报复性补偿引人深思。

Part1社会热点事件概述
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体感受,情绪消费爆火,Jellycat的毛绒玩偶和泡泡玛特的盲盒这些看似“无用”的小物件,却成了他们的“精神刚需”,但这背后的本质是“童年报复性补偿”。
Part2心理知识科普
那么,什么是童年报复性补偿呢?童年报复性补偿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成年后个体对童年时期未满足的需求或受到的限制进行过度的弥补行为。例如在童年时期,想要吃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就会报复性的吃糖,借此弥补曾经的遗憾。

Part3知行合一
那么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有童年报复性补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缓解该症状:
1.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内心需求
如果你是一个有“童年创伤”的人,请你理解、接纳自己的这种补偿需求和行为,不必为此感到过度愧疚。有能力之后好好满足自己是很正常的,不必带着遗憾度过余生。
2.和过去来一场正式的告别
接受过去发生的一切,然后离开过去。例如可以回到小学门口的小卖部,把当年想吃却没钱买的零食,统统吃个遍。
3.提升自我价值感,慢慢试着重建“自我价值感”
你可以通过每天写日记的方法,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从不断完成一件件小事开始,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4.寻求支持
和信任的朋友、家人谈论你的觉察和努力,寻求理解和支持。有时仅仅是倾诉就能缓解很多情绪压力。

童年报复性补偿并不可怕,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了解它,改变的过程或许漫长,但当你开始理解并接纳那个渴望被看见的自己时,疗愈就已经悄然发生。
本期栏目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下期再见!
文字:王婉春
时间:2025年9月30日
图片来源:AI创作